在最一開始的時候,其實我是打定主意不去看的。我不喜歡所有那些強調台灣意識的電影,就像厭惡那些教導我們崇拜中國的故事一樣。前者還更可惡一點:國民黨強佔台灣初期還有個反共抗匪的理由,現在的台灣意識則純粹是以暴易暴而已。
      當然我還是去看了,而且幸好他沒有我想的那麼糟糕。Hitter對電影的品味是挺值得信任的,我很慶幸他這次是有點太苛刻了。或許是因為我對這些元素一直有某種程度的依戀,音樂、鄉下、海邊還有"幹你娘"的髒話,總能讓我回想起某些懷念的片段。當然缺點的確是有的,幾個主要演員演技生澀、故事的走向太老套、邏輯上的不合理還有一些剪接上突兀的地方。但整體上是相當棒的電影唷!我討厭盲目的支持台灣電影,但是把標準稍稍降低是無可厚非的。而且這裡面有相當可愛而出色的配角,讓更多看不到的故事從螢幕邊邊悄悄散落出來。
      看電影的過程,我一直在思考:究竟是誰讓我們住在一個充滿仇恨的島嶼上?南部人忌妒北部人、北部人輕視南部人;中國人憎恨日本人、台灣人討厭中國人;當然絕對不能少掉"吱吱"、"蛆蛆"互罵得這兩群人。我們理所當然的把憎恨放在心底、掛在嘴邊,於是政客們理所當然的煽動仇恨取得政權。想想看,我們消費的金錢被財團拿來買通政客;同樣的錢政客拿來買通媒體;於是媒體大喇喇的向我們傾倒仇恨;而政客因此得到更多的權力來和財團交換更多的錢。有誰能告訴我這些事情的意義到底是甚麼?
      我記得小時候禁止說台語的中文教育運動,他們告訴我說台語是低級卑賤的行為,有教養的人應該說中文;等我長大又遇到台灣意識抬頭,他們告訴我:說中文是奴化下流的行為,真正的台灣人應該說台語。語言不就是溝通工具?為甚麼會有這麼多人急著幫別人決定怎麼說話?該看甚麼電影?
      我記得那個發表三權分立的人說過:政府跟人民是對立的,因此我們需要讓政府單位之間互相制衡來削減他們的力量,並因此尋求人民的支持。但是台灣人民簡直像是哀求權貴奴役自己一樣的支持他們,說起來還真是不可思議。
      無論如何,撇開所有這些事情不提,台灣以及住在上面的人是非常可愛的,關於他們的故事也總是能吸引我的目光。海角七號的確帶來省思,如果我們可以把錢花在這一類的"國片"上,而非接下來某部跟電話有關的電影,我想台灣電影的確是相當值得期待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leyCa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