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避免頭腦和身體一起長出香菇來
認真的來作一點不相干的事情好了
 
李壽全在1986年八月份所發表的第一張個人專輯, 在那個李壽全和羅大佑瓜分國語歌壇的年代
這可是了不起的大事件. 所以製作群的陣容就不那麼令人吃驚了:
http://www.chlyrics.net/idx.php/act-dic/sid-148/did-1209
一         八又二分之一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作詞:吳念真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曲:李壽全   編曲:陳志遠
二         張三的歌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詞:張子石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曲:張子石   編曲:陳志遠
http://tw.youtube.com/watch?v=M--bK52ZO6s
三         加州的彩虹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作詞:張大春、李壽全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作曲:張子石   編曲:陳志遠
四         看不見自己的時候       作詞:陳克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曲:李壽全
五         未來的未來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詞:張大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曲:李壽全
六         我的志願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詞:李壽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曲:李壽全   編曲:陳志遠
http://tw.youtube.com/watch?v=02KJvRgXi3A
七         上班族的一天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詞:呂學海、詹宏志、李壽全 作曲:李學粹   編曲:陳志遠
http://tw.youtube.com/watch?v=O3O1kx6t-mc
八         殘缺的角落 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詞:張大春、李壽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作曲:李壽全   編曲:陳志遠
九         模糊的未來 (演奏曲)      
十         殘缺的角落 II      
十一     佔領西門町 
 
      專輯可以微微的聞到搖滾的感覺, 但不能太多. 搖滾一個很重要的精神是反叛, 在那個年代反犯叛可是要以生命為代價的. 因此, 既然不能抱怨自己理想不能實現, 把生活的苦悶拿來互相嘲笑總可以吧!
       這個專輯處處可以見到死老百姓的的無病呻吟. 從小時候的志願談到不想上班, 從街友談到西門町的小朋友. 李壽全用沙啞的聲音嘶吼著這些不入大雅之堂的小故事, 沒有恢復山河的民族大義, 沒有私語呢喃的綺霓愛情. 從20年前到現在, 這個島上絕大多數的人都為了更小的事情而苦悶.
       每次聽到(看到)這些古老的音樂都會很感慨, 商業化的音樂市場也許帶來難以想像的可觀利潤. 但所有這些優美動人的作品都到哪去了? 當全台灣的人都在RAP, R&B的時候, 當年這些小心翼翼拿捏當權者肚量的創作人, 以生命為賭注創作歌曲的舉動看來多可笑. 我記得李立群和李國修在[那一夜我們說相聲]裡說: 笑甚麼, 等等這些笑的人一個都跑不掉. 多年以後李立群笑著說: 當時台下的人的一邊笑, 台上的人背上可都是冷汗啊! 好不容易民主化、自由化之後, 那些流血流汗的人究竟拿生命換來甚麼? 恐怕他們也只能唏噓吧!
       所以聽歌吧~ 簡單的編曲是那個年代的特色, 沒有太多的keyboard和電吉他, 所以這傢伙嘶啞的嗓子格外引人注意, 但也許就是這樣的聲音讓這些歌曲更有味道. 古老的歌雖然不如現在的音樂華麗, 但是很耐聽唷.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leyCa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